白色橄榄树_chapter 25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chapter 25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wap.biqugao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几个月没打照面,沈蓓变了很多。去了娱乐部的她比在新闻部上班的时候打扮得更时尚精致了。



宋冉走进去,电梯门阖上。两人并排站着。



“好久不见啊。”沈蓓说。



“好久不见。”



“新发型很不错。”



“谢谢。”



空间内陷入沉默,雪白的灯光照在两人身上。



一秒,又一秒,



那丝彼此都能清晰感觉到的尴尬终于被打破——楼层到了。



两人立刻同时微笑,



沈蓓:“有空上来玩啊。”



宋冉:“好。再见了。”



宋冉出了电梯,飞速走进办公区,刚坐下就翻资料,终于翻到警备部的电话,正是她几月前联系陈锋采访时留下的。



她一口气摁下那串号码拨了出去。



接电话的人却不是陈锋。



至于陈锋和李瓒的所在,得到的答案是,军事机密,不予回答。



宋冉放下电话,望着窗外萧条灰暗的冬天,发了很久的呆。



她其实查过哈颇爆炸事件,却查不到李瓒的信息。



罗战她也联系不到了——维和驻地已经换了一拨部队,对先前部队的事件一概不答。



三个月了。



她从未想过,在这个时代,竟会如此容易就和一个人彻底失去联系。



那天下班后,宋冉还不死心地跑去落雨山。



冬天的山上清冷萧条,全是落叶。警备部外军人在站岗,她上前去打听李瓒。得到的回应是沉默。



她执拗劲儿犯了,蹲在门口等了很久,幻想能刚好碰上李瓒进出经过。



自然是无果。



十二月一过,转眼到了新的一年。



梁城再度大降温,江面上刮来的寒风能把冰冷的湿气吹进骨头缝儿里。



在湿冷的南方,空调起不了半点作用。



宋冉在家伏案工作时得开上电烤火炉,可即使如此,键盘上敲打的手指也冻得骨头都僵了。



《东国浮世记》的写作很不顺利,打开文稿,她硬是写不出一句像样的话来。



这段时间,她状态越来越差。白天工作还能强撑。夜里一个人的时候,她往往不自觉在窗边枯坐数个小时,哪怕是躺在床上也睡不着。



一到夜深人静,她便觉自己是这黑夜中的一片孤岛。



而另一片岛屿上的李瓒就像消失了一样。他的梳子,他的苹果,他的红绳,他在月光下的一支舞……一切都像那天沙漠上的白色橄榄树林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

同他一起消失的是东国的一切悲欢苦痛,是九月二十六日那天发生的一切。



那段惨烈的过往,还来不及疏通消解,就被死死密封起来,她无法和任何人提及。因为,他们没有经历,没有见证,他们并不懂——一次战争而已,有什么走不出来的呢。



人类的悲欢是并不相通的。所以,只有她被锁在一座孤岛上,看着来往的游轮里人们载歌载舞,夜夜笙箫。



一月的第一个周末,杨慧伦叫她回家吃饭。



那天很冷,还下了雨,车流堵得水泄不通。



宋冉坐在车里,听着四周频繁响起的尖锐汽笛,起初只是不安,渐渐她烦闷头疼,那些声音像刀一样割扯着人的神经。



她无端憋闷,想拿指甲把挡风玻璃徒手抓破。



宋央打电话来问她到哪儿了,她说堵车。



十分钟后,宋致诚打电话问她到哪儿了,她说堵车。



二十分钟后,杨慧伦打电话问她到哪儿了,她说堵车。



半小时后,杨慧伦又打电话来。



宋冉一瞬失控:“说了无数遍堵车你们催什么催!这么不耐烦下次别叫我!”



她挂掉电话,气得浑身发抖。可气过之后,又后悔太粗暴,自己调解不好情绪,却将坏脾气发泄在亲人身上。



到家时,是晚上七点半。



宋冉上楼梯时脚步沉重,内心不安。走到家门口,推门进去,家里安安静静。宋致诚坐在沙发上看手机新闻,杨慧伦在厨房里热菜,宋央在房间里跟男友卢韬视频聊天。



大家都在等她吃饭。



宋冉眼睛一湿,更加内疚。



“我回来了。”



宋致诚放下手机去厨房帮忙端菜,宋央也挂了电话溜出来亲昵叫她:“姐,没晕车吧?”



“……有点儿。”



“那喝杯热水先。”



“嗯。”



四人围坐一桌吃饭,宋冉有些难堪,始终不说话。倒是宋央说起自己工作上的事,叽叽喳喳不停。她在一家小公司做职员,薪水不高,每月工资还抵不了开销。



但她肯安心上班,杨慧伦已经很满意,说只要她好好工作,每月奖励她五百。



宋央哼一声:“五百能干嘛?”



杨慧伦说:“你一月也就两千出头,还嫌弃呢?”



宋致诚问起宋冉:“我看新闻说,你们台里准备送你拍的照片参赛?”



宋冉含糊地“嗯”一声。



“这么重要的事都不跟我讲,让我高兴下。”



“忙忘了。”宋冉说,“全球参赛的照片多了去,不一定能得奖。”



她不敢想象如果真得奖,她将遭受怎样的攻击和谩骂。



而那张照片究竟是否反人类,她自己也说不清。



“我看一定能得奖。”宋致诚说。



“我也觉得是。”宋央道,“国外媒体都在刊登姐姐拍的图呢。”



“什么奖啊?”杨慧伦不懂。



宋央说:“特厉害。新闻圈的诺贝尔奖。”



“我就知道冉冉会有出息,你呀,好好跟你姐学习。一天天混日子,我看你以后混得上头。”



“我姐将来成了大名人,我还怕没好日子过?”



“就会耍嘴皮子。”



宋冉吃着饭,不再言语。



饭后,宋致诚从手机里找到CANDY的照片,要跟宋冉一起分析。但宋冉说有点儿累,不想谈工作。



宋致诚没勉强,只是不停说她有出息,笃定她会拿到奖一样。



而厨房里,杨慧伦又跟宋央吵起来了,仍是为了结婚的事儿。杨慧伦嫌卢韬买不起房,又嫌卢韬家给的彩礼少,骂宋央倒贴。宋央则认为现在不兴彩礼,杨慧伦这是卖女儿。



吵得不可开交。



宋冉见状,早早离开了。



回家路上,电话响起。是图书策划人罗俊峰。



宋冉揉了下额头,深吸一口气,挂上耳机:“喂?”



过去几个月,罗俊峰一直盯着宋冉参与的各项报道,如维和兵,难民营,边界线;同时也关注着宋冉自身的新闻,对她受伤、出名、引发争议的事了如指掌。



因为了解,他更期待《东国浮世记》的完稿,他仅凭直觉就认为那将会是一本在社会范围内引发巨大反响的好书。



可宋冉告诉了他实情,她状态不好,写不出东西来了。



罗俊峰问:“平时工作中的稿子也写不出?”



“不太专注。但努力一下,能写出来。”



“就这本书写不出?”



“嗯。”



“回看一下在东国拍摄记录的文字和影像资料呢?”



宋冉沉默。



“你没有看?”



“……嗯。”她再也没碰过那段回忆。



罗俊峰在那头沉默了一会儿,问:“宋冉。”



“嗯?”



“你是不是觉得你对不起这个国家,尤其是你照片里拍摄过的人?”



宋冉开着车,没有回答。



“你回国之后,看过心理医生吗?”



“我没怎么样。”



“在战地守了两月,见证数次交战和平民伤亡,还有一次大屠杀,被爆炸所伤,遭受言论攻击。哪一项拎出来,都不是‘没怎么样’。我认为很‘怎么样’。”他说:“你现在的状态,必须去看心理医生了。再拖下去,我怕会出事。”



chapter 25[2/2页]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